材料学院2023年材料与化学交叉学术论坛顺利举办
2023年7月7日,中山大学材料学院2023年材料与化学交叉学术论坛在深圳校区西教讲学厅成功举办。本次论坛以“新材料在新一代信息技术和生物医学方面交叉探索”为主题,邀请了20余位知名学者参会交流,中山大学邰忠智副校长出席。

论坛由中山大学材料学院院长侯仰龙教授主持。侯仰龙院长介绍了本次论坛举办的初衷:促进材料与化学交叉的教育与研究,培养能够引领未来的人才。他介绍了与会领导与嘉宾,并向全体来宾表示衷心的感谢。

邰忠智副校长首先代表学校对论坛的召开致以诚挚的祝贺,并以热情洋溢的语言向与会的专家和同学表达了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他指出,中山大学深圳校区矢志不渝地对接深圳创新驱动发展需求,主要布局新医科、新工科和新农科等前沿学科,现已设立17个学院和2家附属医院,学科体系丰富齐全,拥有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邰校长重点回顾并介绍了中山大学深圳校区的建设历程,随着校区建设的逐步推进和完善,高质量的校园环境也已经初步成型,各个学院正进入快速发展期,而材料学院经过六年多的发展,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在谈及本次论坛的意义时,他指出,交叉性的思维与策略来解决材料问题至关重要,亟需对材料科学及其相关领域的知识进行深度融合与互促,从而形成跨学科融合的研究新模式,本次论坛无疑是一个良好的开端。最后,邰忠智副校长预祝本次论坛取得圆满的成功,并期待着与大家共同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为国家的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一、俞书宏院士作报告分享
南方科技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俞书宏院士带来了《仿生材料与交叉科学》的主题报告。他强调材料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以珍珠母贝壳和哺乳动物牙齿中羟基铃酸钙为例,生动有趣的向学者们展示了人工仿生合成珍珠母、人工木材、人工盔甲等多级生物纳米结构材料的奇异,介绍了材料基因组大科学装置研究如何运用化学方法和设计,通过生物质来创造新材料。

二、其他嘉宾作报告分享
天津工业大学副校长姜勇教授带来了《自旋轨道矩的产生、调控及器件构筑》的主题报告。
北京科技大学王荣明教授带来了《纳米晶成核生长和结构演变的原子分辨原位动态研究》的主题报告。
清华大学宋成教授带来了《交错磁性的实验发现》的主题报告。
北京科技大学侯新梅教授带来了《高温反应动力学理论发展及在高温领域的应用》的主题报告。
武汉大学何军教授带来了《晶圆级二维半导体材料及后摩尔信息器件》的主题报告。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潘曹峰研究员带来了《低维半导体材料器件与触觉仿生》的主题报告。
香港城市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徐臣杰副教授带来了《冰针技术的开发及在经皮细胞递送上的应用》的主题报告。
复旦大学步文博教授带来了《从材料电子态调控角度优化肿瘤化学动力学疗法》的主题报告。
东南大学杨芳教授带来了《微纳气泡材料:从诊断到治疗》的主题报告。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李舟研究员带来了《自供电医疗器件和电刺激治疗》的主题报告。
厦门大学刘刚教授带来了《分子影像探针及临床转化应用研究》的主题报告。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贺艳兵长聘副教授(特别研究员)带来了《固态电池离子输运通量提升策略》的主题报告。
香港城市大学物理系刘奇终身副教授带来了《Lithium-ion battery cathodes: From cobalt-rich to cobalt-free》的主题报告。
江苏师范大学赖超教授带来了《高性能金属锂电池》的主题报告。
北京理工大学周家东教授带来了《新型二维材料的制备、构筑与性质研究》的主题报告。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张雪峰教授带来了《电磁兼容材料设计及应用研究》的主题报告。
安徽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王守国带来了《拓扑磁性材料的最新进展》的主题报告。






三、总结
在主题报告落下帷幕后,材料学院院长侯仰龙教授对此次材料与化学交叉学术论坛的成果进行了全面的总结。他表示,诸位专家学者在这次论坛上各展其长,畅谈了自己领域的前沿成果,使得与会的教师和同学们都收获满满,满载而归。同时,侯院长也对到场的领导、教师、同学和志愿者们表示了衷心的感谢,并对此次学术论坛的圆满成功予以了热烈祝贺。